另一方面,包括统计指标体系、核算体系、信披体系、评价体系在内的绿色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也在加快推进。
同时,指导供电企业,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共同推动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落实。国家能源局总工程师、监管总监、总经济师,相关司、局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局主题教育巡回指导组、可靠性中心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参会,各派出机构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及相关业务处室人员在分会场参会。
会议指出,频繁停电长期困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是多年来未能完全有效解决的民生问题,也是电力行业发展亟待解决的硬骨头。要处理好远和近的关系,在完成立行立改任务的基础上,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推动频繁停电治理工作制度化常态化。(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标签: .content_biaoqian ,.content_biaoqian a ,.content_biaoqian a span{color:#fff !important;font-size:14px;}。在深入调查、多次研究的基础上,国家能源局党组决定开展频繁停电专项整治,全面梳理摸排频繁停电情况,重点解决一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这是落实主题教育践行宗旨为民造福目标任务的重要内容,是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用电问题的具体行动。(资料图片)据国家能源局消息,5月8日,国家能源局召开频繁停电专项整治启动部署会,组织各派出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频繁停电专项整治。
在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有效形成工作合力,深化成果运用,力戒形式主义,以扎实成效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林山青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央第三十一指导组有关同志到会指导。和去年一季度营收、归母净利润均实现翻倍相比,两项指标的增幅并不亮眼。
布局新兴业务凯莱英证券部相关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去年公司因大订单确认的收入是比较多的。大订单红利逐渐消退之下,公司也在加快布局新兴业务。(相关资料图)大订单红利退潮药明康德在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中提及新冠商业化项目对业绩的影响。有CDMO头部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此前在公告中提示过大订单的需求波动,会给公司的业绩造成短期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来自美国客户收入人民币54.1亿元,同比增长3%,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后同比增长22%。报告中提到,公司小分子CDMO业务实现收入20亿元,同比增长4.31%。
凯莱英今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公司营收同比增长9.09%至22.49亿元。西南证券此前发布研报称,国内创新药进入收获期,进一步为CXO行业带来增量空间,预计CXO板块业绩保持高增确定性较高。以及助力一家中国客户完成CAR-T细胞治疗的慢病毒载体(LVV)项目的BLA,并顺利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CFDI)药品注册核查的现场延伸检查,成为中国首家通过CFDILVV注册现场核查的CGTCDMO。公司的预期是扣除掉大订单影响,之后常规业务能够保持稳定的增长。
2022年,新兴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50.52%至9.96亿元。其中,药物发现(Development)的服务收入为72.1亿元,同比增长31.3%。客户的创新药管线较多,公司也是跟随客户的管线调整来提供相关外包服务。受益于承接新冠相关订单,药明康德、凯莱英等头部CDMO(合同研发生产组织)公司去年营收增速较往年出现大幅上涨。
上述相关人士进一步对记者表示,CDMO行业的驱动因素基本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同时,其他四个业务板块测试业务、生物学业务、细胞及基因疗法CTDMO业务、国内新药研发服务部的营收增速分别为26.4%、24.7%、27.4%及-22.5%。
而去年公司总营收同比增长71.8%,可见新冠相关订单对公司去年业绩的拉动作用。外界多认为相关大订单涉及美国辉瑞新冠口服药物。
由于去年基数较大,所以收入和利润增幅应该会有所压力。随着大订单交付进程接近尾声,今年一季度,相关公司的业绩增速受到影响。若剔除大订单,小分子CDMO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5.37%,其中,来自大制药公司的收入同比增长超过60%。药明康德则持续加强细胞及基因疗法CTDMO服务平台建设,为68个项目提供开发与生产服务。2023年,公司将实现全年5%—7%的收入增长。另外,从今年一季度的业绩表现来看,剔除掉大订单,公司常规业务的增速还是比较可观的。
先是公司与美国某大型制药公司签订了小分子化学创新药物相关产品的新一批《供货合同》,合同金额为4.81亿美元。同时,报告期内,公司99%的收入来自原有客户,达人民币88.8亿元,同比增长7%,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后同比增长18%。
其后,公司又公告了两笔小分子化学创新药物相关产品的供货合同,合同金额合计62.62亿元。2022年,化学业务实现收入288.5亿元,同比增长104.8%。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6.22%至6.3亿元。新冠商业化项目的收入纳入于公司的核心板块化学业务中
一季度,淄博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3.4%,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14.9%,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19.7%和45.9%。从总量看,在山东省16个地级市中,淄博暂列第6,从增速看,暂时排名倒数第3,但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0.2个百分点。除了住宿、餐饮需求飙升,城市整体经济活力也在逐步增长。据《大众日报》报道,淄博市政府新闻办公室4月26日对外介绍《淄博市2023年十大改革突破行动实施方案》有关情况。
全市个人经营性贷款同比增长20.2%,较年初增加49.2亿元,显示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资金需求旺盛。一季度,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景气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为127.1和130.5,分别较去年四季度提高18.5个和19.7个点,均提升至较为景气区间。
1-2月份,规模以上数字经济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1.7%,占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23.7%,较去年全年提高3.2个百分点。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淄博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分别高于山东全省、全国0.2个、3.1个百分点。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这座传统工业城市正在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7%,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6个百分点。
今年一季度,第二产业占比达到48.0%,虽然较去年全年有所下滑,但依然占据近半壁江山。报告同时提出,要一业一策提升四强产业能级,培育壮大氟硅新材料、高端医疗器械、智能机器人等优势产业链群,四强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2%。累计增加值排名前10的行业中,有7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其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4个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2.5%、21.3%、10.2%、94.1%,合计拉动全市增速6.5个百分点。在淄博公布的一系列统计数据中,消费表现亮眼。
烧烤的火爆吸引了各地旅游者。具体来看,一季度38个行业大类中有21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达55.3%。
在淄博因为烧烤走红网络的时候,不能忽视的是它传统工业城市的地位。淄博市市长赵庆文在去年12月28日两会期间所作的淄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工业立市、制造强市,抢抓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重大机遇,坚定不移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数字经济相关产业的发展也较为亮眼。一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3%,分别高于全省、全国2.7个、2.5个百分点。